想做的事情,好像漸漸長出了一點模糊的樣子。越來越多老師找我代課,把我當成他們的「同事」,踏進瑜伽教室,心裡外來者的尷尬越來越少,也參與了瑜伽和空中環師資班的講義拍攝。除了教學的部分,自己的練習也沒有中斷,包括空中環、空中瑜伽、修復瑜伽,還有本來很抗拒的空中舞蹈。
身上背著媽媽的角色,還能這樣熱血沸騰又執著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,覺得幸運的同時,仍不免對家人感到歉疚。
於是找了一天,特別把所有事情排開,取消原本要上的課,專心當太太和媽媽。
叉燒指定要跟我一起做義大利肉醬麵。
尼歐想去滑雪。
至於傻強的要求,就不好說了。
幾年前的育兒地獄,和孩子的親密感,難免有點不得已。現在是別人口中的「出運」狀態,我有更多時間照顧自己,而尼歐和叉燒越來越不需要我。如果我願意,幾乎可以活得像個單身女郎,想回台灣也能隨時出發。
可是,實在太喜歡每天圍坐在一起的晚餐,喜歡週末一起消磨的時光,喜歡一起講的垃圾話,喜歡我們共享彼此的快樂和煩惱。
多年以後,有些記憶會不見,但這樣的親密感和安全感會被烙印在心底。
常常在想,在養兒育女這個奇幻冒險的路上,身為父母親,對於下一代的未來,到底有多少掌握的能力?
有一天,孩子可能會失戀,可能會被裁員,可能會得憂鬱症,可能會沒朋友,可能會變成一個大混蛋,可能會一事無成,可能會把日子過得一塌糊塗,或以上皆是。人生總有不同的考題,而我沒有答案。
也許父母應該給的,是少一點成功導向的栽培,多一點漫無目的的陪伴。
我們付出時間精力去灌溉孩子,其實不是希望他長成什麼樣子。
而是讓孩子知道,這個世界上,始終會有一個人,在他學會倒退滑雪時,拿出手機,為他紀錄這一刻,也會在他傷心難過時,伸出雙臂,給予無條件的愛與支持。
就算天塌下來,永遠有一個安全的地方,叫做家。